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小学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模板
1970-01-01 08:33
教师资格证笔试阶段的考试中,综合素质(以下简称“科一”)材料分析题3道42分,在科一试卷满分150分的分值中约占三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今天,以材料分析题30题为例,跟小伙伴们聊下材料分析题该如何作答。

什么是材料分析题?

对于材料分析题,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综合素质这个科目中,一般是给出与教学相关的一段或几段材料,基于材料提出针对性问题,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情况下,结合所学知识点回答该问题。

为什么考材料分析题?

在考试中,对于知识的考察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几个不同的层次。
其中最能考察应试者功底的,就是知识的应用,它能体现出应试者是否真正掌握了该知识。
科一试卷中的案例分析题就属于应用层次的考核。以第30题为例,一般就是考察职业理念,即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知识。之所以以材料分析题形式考察,就是让应试者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应用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如果以后做老师,依据所学,可以提前规避一些不好的情况;如果不做老师,在与自家孩子的相处中也能用上。科目一的知识如此,科目二的知识更是如此。

怎么答材料分析题?

给大家总结了材料分析题答题步骤和套路,具体如下:

答题步骤

第一步: 审题干, 锁定知识点;
第二步: 罗列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步: 材料与理论知识匹配;
第四步: 结合材料, 组织答案。

答题套路

A.总体评价。
如: “该教师行为合理/ 不合理, 践行了、 体现了/ 违背了……理念”。
B.分条评析, 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 
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违背的应说出合理的具体做法)
“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
“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

 

练手题目

【题目】
刘老师师范学校毕业后, 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 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 刘老师在河岸、 田埂精心识别、 挑选;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在家人熟睡的时候, 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 大雪过后, 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 去看望苍翠的 “松树公公”, 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刘老师坚持每天黎明即起, 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诵唐诗、 宋词, 背郭沫若、艾青、 普希金、 海涅、 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 用优美的诗篇陶冶自己的情操, 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 有厚厚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 阅读许多中外名著, 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请结合材料, 从教师观的角度, 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

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体现了以下教师观(基本判断):

(1)教师要注重反思和终身学习(理论知识)。 材料中, 刘老师坚持每天背诵唐诗、 宋词, 学习中外名家诗篇, 学习教育名著, 撰写教学日志, 这体现了老师善于反思, 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材料分析)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注重引导启发式教学(理论知识)。材料中, 刘老师为了让学生观察野花, 精心识别挑选, 带孩子们去寻找腊梅, 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 说明刘老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启发学生学习, 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结合材料分析)。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理论知识)。材料中, 刘老师在大雪过后, 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 去看望苍翠的 “松树公公”, 注重实践课程, 让孩子们感受自然, 说明老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结合材料分析)。

(4)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理论知识)。材料中, 刘老师不断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和美学,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这体现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结合材料分析)。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