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
2022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12月20日)
2022-12-20 00:00

1.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这是知觉(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以及恒常性。

选项A,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反映的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选项B,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的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选项C,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例如,“残词补全”利用的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选项D,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例如,红旗在不同的亮度条件下,我们依旧知觉红旗为红色,这反映的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题干中,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体现了猎人和樵夫从众多背景中选择所要知觉的对象,反映的是知觉的选择性。因此,本题选A。

2.《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 )。

A.废科举,兴学校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答案】C

【解析】《癸卯学制》是首次得以实现的现代学制系统,其指导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首次将中小学按“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寅学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壬戌学制由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布。它首次将学制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习教育阶段的依据,规定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所以又称为“六三三”学制。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癸卯学制,由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选项C,壬子癸丑学制,由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1913年颁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选项D,壬寅学制,由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是没有实施。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4.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

A.马斯洛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罗森塔尔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发展的研究方法。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A选项,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理论是需要层次理论。

B选项,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道德发展进行研究,认为道德的发展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D选项,罗森塔尔的贡献是发现了教师的期望效应。

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C。

5.【材料分析】王凯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他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起床后就去上网,到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不放过,王凯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的紧张、激烈的游戏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班主任张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他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动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管理;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王凯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王凯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请结合案例回答:班主任张老师在对王凯的教育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解析】

材料所体现的德育原则为:

(1)疏导性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老师面对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并没有简单粗暴、一味打压,而是通过聊天的形式引导他对计算机产生正面的认识,调动了他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这一积极因素,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克服了自身的消极因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抓住了学生的个性因素,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了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