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每日一练
2022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月19日)
2022-02-28 15:36

1.小明觉得学习太苦太累,可又怕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的付出,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

A选项,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C选项,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D选项,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B选项,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中一个所产生的冲突。

题干中描述的是两个都不想要的目标,综上所述,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择B。

2.晨读时,老师请同学们把上周学的唐诗背诵一遍,背诵过程主要涉及的记忆是( )。

A.保持 B.识记 C.回忆 D.遗忘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过程。记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其中,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题干中背诵学过的课文是将过去的经验重现的过程,属于回忆的过程。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选项A,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选项B,识记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选项D,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这说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选项A,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选项B,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选项C,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亦称不均衡性,主要强调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选项D,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题干中强调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主要体现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个别差异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老师提问:“一块木板有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这表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受到了( )影响。

A.功能固着 B.定势 C.原型启发 D.垂直迁移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题干中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时,正是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体现的是定势的消极作用。所以B项正确。

A选项,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C选项,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D选项,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古代人想象出千里眼、顺风耳,这种心理活动被称为( )。

A.再造想象 B.幻想 C.无意想象 D.表象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分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形象、创造想象、幻想。

选项A,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依靠一定的凭借物来想象。

选项B,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选项C,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选项D,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题干中强调古人想象出千里眼、顺风耳,这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故本题选择B选项。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