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时期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吴王阖闾、秦穆公/越王勾践。
2.齐桓公: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
3.晋文公:晋文公为救援宋国之围,在城濮与楚军作战,作战中遵守了与楚成王约定的“退避三舍”的承诺,却也开创了“兵者诡道也”。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是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
4.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二、战国时期
1.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2.重要变法
(1)李悝在魏国变法,最早进行变法的国家。他所作《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成文法典,注意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太完善。
(2)吴起在楚国变法。
(3)商鞅在秦国变法:当时最彻底变法的国家。
3.重要水利工程
(1)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郑国渠:秦王命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兴建郑国渠。
(3)吴国邗沟: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4.战国思想-百家争鸣
(1)儒家思想:
孔子:以“仁”为核心,强调内仁外礼;推崇有教无类的思想。
孟子:主张性善论,推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主张性恶论,礼法并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道家思想
老子:《道德经》,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庄子:《庄子》(《南华真经》),天人合一、清净无为;擅讲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庄周梦蝶等。
(3)墨家思想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发现小孔成像原理。
(4)法家思想
韩非子:法术势结合
三、秦朝
1.秦朝政治
(1)创造帝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皇权至高无上。
(2)三公九卿: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以及分管具体行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3)郡县制: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4)统一货币:将“半两钱”方孔圆钱推行中国。
(5)统一度量衡:度: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6)统一文字:小篆。
2.秦攻匈奴之战: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3.大泽乡起义: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并建立张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与其相关的成语有“揭竿而起”、“鸿鹄之志”。
4.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阿房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
四、汉朝
1.楚汉之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最终战胜秦军,奠定西楚霸王地位;刘邦项羽进行了长达 4 年的楚汉之争,刘邦手下著名大将有张良、萧何、韩信等。
2.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时期,是君主集权社会第一个盛世。
3.汉武帝: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并且独尊儒术,征战匈奴。汉武帝死后葬于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4.张骞出西域: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 138 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获得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司马迁将此行称为“凿空”。
5.西域都护府: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不是汉武帝设立的,而是汉宣帝设置的。
6.班超出使西域: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公元 73 年,为攻击北匈奴,协助东汉重建西域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公元 91 年,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再度将西域隶属于东汉的统治之下。
7.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
8.汉朝思想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继承了孔孟的儒家学说,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宣传尊君敬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学说”。从此树立了儒家思想成为文化正统的地位。发生于汉武帝时期。
(2)白马寺:汉明帝时期修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3)道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是张陵,东汉时在民间兴起。
五、隋朝
1.三省六部制
(1)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2)六部制:
①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②户部: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
③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④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⑤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
⑥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2.科举制:公元 606 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3.隋朝科技
(1)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赵州桥: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六、唐朝
1.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两个月后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贞观之治。
2.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在位期间称为武周之治,并开启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开元盛世,让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也称天宝之乱。
4.唐朝外交
(1)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联姻吐蕃,促进唐蕃友好。
(2)玄奘:唐代著名高僧,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 110 个国家及传闻的 28 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3)鉴真:唐朝僧人,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持戒律最严的律宗南山宗祖师,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4)遣唐使: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七、宋朝
1.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称谓杯酒释兵权。
2.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时期,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3.民族关系
(1)与辽:澶渊之盟-北宋宋真宗与辽萧太后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与金:
①靖康之耻:靖康年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皇族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
②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将领英勇抵抗。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在郾城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史称郾城大捷。
八、元朝
1.行省制度: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 10 个行省。
2.《农桑辑要》:元世祖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我国最早的官修农书。
3.《授时历》:许衡、郭守敬修订新历法,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精度与公历(格里高利历)相当。
九、明清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 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2.八股取士:明宪宗时期,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称为“八股文”。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时才废除,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被废除。
3.一条鞭法:张居正于明朝万历年间推行。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
4.戚继光抗倭: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交往,但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5.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荷兰侵略军。永历十五年(公元 1661 年,南末帝年号)三月,郑成功亲率 2.5 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 38 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6.军机处:政治用了明朝的内阁和六部,大兴宣政院。雍正七年增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7.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被迫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