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组成的四大阶级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的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逮捕屠杀。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举行反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
1927年8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武装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会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4年10月10日晚,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城,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当时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张闻天代替博古负党中央的责任。形成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妥善地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三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方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日战争正式爆发。9月25日,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对日作战的胜利。
中共中央先后提出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和大生产运动。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同时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争取实现国内和平,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8月29日到10月10日,国共双方会谈并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全面进攻。
从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分别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在陕北,毛泽东采取“蘑菇”战术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在山东解放区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精锐主力军整编74师,挫败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年秋,中共中央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