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重庆 > 教师招聘> 考试动态
2025年重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召开 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项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
2025-02-19 14:49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召开。

 

会议现场

 

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全面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现场发布并解读《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及配套政策清单,这也标志着重庆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进入新的推进阶段。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

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

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出席,各区县(自治县)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同志及联络员,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有关处室负责人,市人力社保局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2025年“百团千人”专家服务团领衔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晒出“成绩单”

全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

农村基层职称晋升“天花板”打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大城市带大山区大库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工作。”大会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推进有力有效,探索了一些经验做法,并现场晒出一组亮眼数据。

 

过去一年,重庆市、区县两级已成立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构建起纵横联合、协同作战的工作体系。

 

在引育乡村紧缺人才方面,重庆实施乡村人才培育“五万计划”,全年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有效缓解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工程技术等领域人才紧缺问题。如在培育劳务经纪人方面,新增1.2万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电商等为重点,开展技术技能培训5.2万人次,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在人才下乡帮扶方面,采用“基层出题、专家揭榜”方式,实现派出、服务双向奔赴,选派专家服务团、退休“双高”、“三师一家”、科技特派员等下沉到乡村,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咨询等1.7万人次,解决技术难题3820项,帮助发展特色产业27万亩,带动新增就业3000余人,创造经济价值超5亿元。

 

在政策激励保障方面,适当放宽基层事业单位招聘政策,全年为乡镇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5800余人。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增长机制,惠及基层事业单位人员14.3万人。深化乡村人才职称改革,645人获评高级职称,打破乡村基层人才职称晋升“天花板”。

 

 

树起“目标靶”

细化实化乡村振兴人才新任务

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做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关键要抓‘153’,即一条主线、五项重点、三大保障。”大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几句话,指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路线图”核心。

 

本次会议重点发布的《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由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会同19个市级部门,对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在集成现有政策、整合项目资源、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

 

《实施方案》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导向,明确“两步走”战略目标:到2027年新增引育各类乡村振兴人才10万人,乡村人才振兴政策、项目、评价体系基本形成,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制度日益完善,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基本需要;到2030年,新增引育乡村振兴各类人才20万人以上,乡村人才振兴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基本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分布科学、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方案创新提出“六大人才发展专项+三大保障体系”实施路径,形成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从产业、生态、文旅、公共服务、专家帮扶、人才赋能等6个方面明确了20项重点任务。

 

比如,实施产业人才发展专项时,提到要实施乡村产业振兴“金白领”培育项目,建立全市乡村产业振兴重点人才培育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给予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提升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能力,每年遴选1000名左右。

 

实施文旅人才发展专项时,提到要实施乡村“守艺人”培养项目,开展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大力培养民族手工艺技能传承人。

 

实施公共服务人才发展专项时,提到要实施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项目,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开展公开招聘。

 

“这是贯彻中央《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的首个省级层面乡村人才振兴专项方案,也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任务清单’。”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解读道。

 

会议现场

 

描绘“施工图”

今年重点工作计划出炉

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

 

“此次政策集成突破传统人才工作边界,首次将生态修复、非遗传承等专业领域纳入人才支持范围,构建起覆盖全要素、全产业链的人才发展体系。”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会议现场同步发布《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本年度将实施多项攻坚行动,比如实施产业服务团选派项目、“新农人”培养提升行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培养项目、乡镇公共服务人才集聚项目等等。

 

具体来看,市人力社保局将选派126个团队、1041名专家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服务。支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基层紧缺医疗人才、公费师范生及公费医学生等开展公开招聘,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招聘人才不少于4000名。优化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600名。

 

“新农人”培育方面,将试点建设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1000名,开展电商人才培训3000人次,重点打造“乡村守艺人”“林草土专家”等特色人才品牌。

 

生态人才储备方面,通过“高校委培+一线历练”模式培育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人才120名,建立市-区县-乡镇三级人才梯队。

 

跨区域协作方面,深化鲁渝、川渝人才协作,实施“双百”基层骨干研修计划,推动20名川渝医疗技术骨干双向交流。

 

2025年重庆市“百团千人”专家服务团出征授旗仪式

 

织密“服务网”

1041名专家下基层

健全乡村振兴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会议现场举行了2025年重庆市“百团千人”专家服务团出征授旗仪式,今年将选派126个专家团队、1041名专家为126个受援单位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126个专家服务团专家团队中,含“基层出题”107个、“专家发榜”19个,覆盖全市37个涉农区县及万盛经开区(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全覆盖),受援单位主要集中在渝东北、渝西、渝东南地区,共计89家,占据总量的70.6%。

 

项目主要聚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教育卫生、生态建设等领域,比如,推动黑猪优质育种与灵芝全产业链升级,探索稻油轮作、蚕桑循环利用与绿色防控新模式等等,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次专家服务团中,前期,我们根据基层提出的需求和产业存在的问题,开展了调研,组建了专家团队,并制定了帮扶方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副处长、研究员刘吉振表示,下一步,将精准对接科技需求,把专家团队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帮扶,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同时,他也期待通过实践进一步熟化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见成效。

 

从事中药材品种选育与种植技术研究多年的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大霞,也是本次帮扶的专家团成员之一。

 

谈及未来帮扶举措,她笑言,去基层,就要当好“技术参谋”。

 

此前,开州面临着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品种无良种可用的现状。陈大霞也组织专家团队整合重庆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等多方资源,成功选育木香、桔梗、元胡等新品种,实现“零”的突破,并通过技术示范、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

 

“未来,把脉问诊满月镇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天子村、甘泉村、马营村、双坪村提供个性化的中药材发展解决方案,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品种选择困惑与技术难题,指导企业成为有机黄连、有机木香等农产品的定制药园。”陈大霞表示,后期将全程指导“三峡药博园”建设,助力开州区举办三峡药博会等活动,全力当好服务村镇的技术参谋。

 

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马宏也是本次专家服务团的领衔专家之一。马宏专家服务团打造的“线上巴蜀”教育平台,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学共研”三联动机制,创建“造血式”帮扶体系,受益学校上千所。

 

“专家引领带动对口校、辐射县域乡村校,努力提供从‘输血’向‘造血’的系统支持。”马宏表示,将通过“技术·机制·生态”三维发力,以“数字领跑”驱动“教育蝶变”,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本年度服务团队呈现显著特征,基层需求导向更加突出,服务领域向全产业链延伸,除传统种养殖技术外,新增农产品精深加工、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项目积极探索形成农业产业、生态经济与乡村健康“三轮驱动”的振兴新格局,为编制产业规划、培育市场品牌、延展产业链条、转化科研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也表示,要将实施方案落地落实作为工作主线,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年度目标,将年度目标细化为季度目标,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真正抓在经常、抓在日常,在乡村人才振兴领域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围绕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所需,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重庆人社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