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学制类型 |
主要内容 |
代表国家 |
双轨 学制 |
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同,互不衔接。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
英国、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 |
单轨 学制 |
由横向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
美国 |
分支型 学制 |
结余双轨和单轨之间的分支型学制也成中间型学制或“Y”型学制。这种学制试图融会单轨学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的水平。 |
苏联 |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2、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颁布学制 |
主要内容 |
壬寅学制 (第一个颁布,未实行) |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也称为“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
癸卯学制 (第一个颁布并实行) |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任命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三人重新修订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主要程曦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 不允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
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
1912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命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
壬戌学制 (六三三学制或新学制) |
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该学制。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是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该学制高中增加职业课,大中学校课程采用学分制、选科制。 |
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规定地方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务教育。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