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要求:
(1)试讲约十分钟;
(2)有适当的板书;
(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测量等探究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手拿两只形状大小相同的五角星纸片,提问:观察这两只五角星,它们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模一样。
教师引导:同学们所说的“一模一样”,在数学当中是从形状和大小两方面来刻画的。同学们能从这两方面重新描述一下吗?
预设:形状相同,大小相同。
引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形状、大小相同的现象。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师将两只五角星重叠,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只五角星完全重合。
学生活动:把一块三角尺按在纸板上,画图,照着图形剪下三角形纸板。观察三角形纸板和三角尺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将二者放在一起,观察能否完全重合。
预设:剪下来的三角形纸板和三角尺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
教师明确: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小组活动: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对其进行平移、翻折、旋转三种变换,然后动手探究,看看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预设: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变。
教师总结: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多媒体展示平移前后的和,请学生找出能够重合的顶点、边、角。
教师提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并介绍全等符号和全等三角形规范写法。
练习:分别找出翻折、旋转前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小组活动:以刚才的小组为单位,讨论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可以动手探究。
预设1:经过测量发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预设2:因为对应边能够重合、对应角能够重合,所以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师生共同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课堂练习
如图,点C和点B,点A和点D是对应顶点,说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角。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思考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四、板书设计
【结构化问题】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担任什么角色?
【参考答案】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直接的体现。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分担的角色也是不同的。
一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的引导者。“一切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吸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探索、践行,才能使他们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另一方面,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课堂的主人。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校学习环境再好,教师再努力,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学生还是学不好。所以,只有学生主动学、愿意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吸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打破单向交流的错误方式,教师要走下讲台,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我的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关注更多教考信息:高正教师APP(一键下载)
微信公众号订阅:重庆市教师招聘网(cqjsgz)
在线备考答疑QQ群:956811699(客户端一键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