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单选)
A.顺序性与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与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顺序性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阶段性是不搞一刀切,不平衡性是要抓关键期,互补性是要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是要因材施教,故这里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故选B。
A选项,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顺序性与阶段性”的表述与题干无关。
C选项,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如我国现在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解放前的青少年身高和体重,这说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稳定性与可变性”的表述和题干无关。
D选项,个别差异性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性”的表述和题干无关。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B选项。
2.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单选)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指的是不同的人能力表现的早晚不同,反应了能力的个体差异。故选B。
选项A,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选项C,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和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选项D,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3.下列选项中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
A.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
C.教育与生产力发展同步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有不平衡性,表现在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另外,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还表现在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
综上所述,选项A、B、D描述正确,选项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发展的( ),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单选)
A.促进作用
B.动力作用
C.正向作用
D.反向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教育事业是一项传统性很强的事业。在历史上,教育的某一形态一旦形成,往往几十年、几百年一脉相承;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进人现代社会以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一般说来,教育的构成要素可以简化为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资料。从理论上说,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三大要素都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5.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单选)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遗传素质
D.环境
【答案】C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A选项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选项个体实践活动: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选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D选项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因此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