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既有“指引者,师之功也”的箴言,又有“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体现了教学过程具有( )的规律。
A.学生认识的简约性
B.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
C.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
【答案】D
【解析】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作为指引者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个人修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观性原则的识记情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的意思是没听见不如听见,听见不如看见。其符合直观性原则的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故A项正确。
3.对刚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测验,以掌握其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情况。这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答案】A
【解析】在教学过程开始时进行的教学评价是诊断性评价。
4.某学校在一次公开课评比中,学校领导走进课堂进行听课,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价属于( )。
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答案】A
【解析】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看得见的、众所周知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5.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答案】C
【解析】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为目的,体现了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