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规律填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将选项中的数字填入“11、16、29、 47、( )、127”空缺处,符合该组数字排列规律的是( )。
A.75
B.76
C.77
D.7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前面两项的和加2等于第三项,即(11+16)+2=29;(16+29)+2=47;(29+47)+2=78;(47+78)+2=127。因此本题选D。
2.甲、乙、丙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人,分别学习金融、法律、外语。已知:①乙是重庆人;②学外语的是北京人;③学金融的不是上海人;④甲不学金融,丙不学外语。下列推断完全正确的是( )。
A.甲是上海人,学法律
B.甲是北京人,学外语
C.丙是北京人,学外语
D.丙是上海人,学金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由条件②和④可知丙不是北京人,甲或乙是北京人,再结合条件①可知甲是北京人,甲学外语。故正确答案为B。
3.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人一中国工人”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教授一助教
B.军人一军医
C.农民一公民
D.法官一警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中国人-中国工人”为真包含关系,“军人-军医”也属于此种。因此本题选B。
4.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创立私学,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另外,他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教学原则。因此本题选A。
5.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因此,正确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