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梳理之背景介绍
1.人物地位:慈爱的儿童之父
1774年冬天,不顾家境贫困,裴斯泰洛齐在新村正式成立了“贫民学校”,收容了18个流浪儿和小乞丐。在劳动之余,教他们说话、读书、心算与写字等。裴斯泰洛齐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以身作则,指导他们的行为,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不到几个月,这些孩子身体健康,性格活泼。这给了裴斯泰洛齐极大的安慰,更增强了他的信心。但是,仅靠儿童的劳动,无法自给自足,因而裴斯泰洛齐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生活再次发生危机,最后,他仅以一块黑面包和一杯水来充饥。可他愈挫愈勇,办学意志毫不动摇,以惊人的毅力支撑了下来。
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劳动是发展体力、智力和道德能力的手段。实验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多方面的劳动训练,来提高儿童的智力。他的实验固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雏形,可以看到他那闪光的思想火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位实践家。
2.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葛笃德的言行以及她对儿童教育的活动、县长亚尔纳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坡那镇学校校长格吕菲对教育的改革与探索等的描写,表达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倾向和理想,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法兰西共和国立法会议曾因此书于1792年授予裴斯泰洛齐“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称号。
二、知识梳理之核心考点
1.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
2.要素教学法(教知识要从其最简单、最熟悉的要素开始)
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5.形式教育之父。
6.师范教育之父。
7.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