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同点:他们的理论有三个主要的内容是相同的:即挑战、准备以及社会交流的重要性。
(1)挑战:
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挑战性任务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从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中受益最多。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挑战以更隐蔽的形式出现,儿童只有在遇到用现有图式不能充分理解的现象时也就是产生认知失衡状态,才能发展更复杂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
(2)准备:
从皮亚杰的观点看,儿童只有在他们可以把新事物同化到现有图式中时才可能顺应新事物;他们必须在“新”“老”认知结构之间有重叠的内容。另外,皮亚杰认为只有当儿童进入能够恰当处理经验以及对经验用概念进行思维的阶段,才能从经验中学习。
维果茨基也认为,儿童在一定时候可以完成的任务受于一定的限制。随着儿童获得一些能力,另外一些稍微高级的能力以初始形式出现(它们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且可以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得到培养。
(3)社会交流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周围生活中的人可以向儿童提供一些信息和意见。而他们创造了儿童认知失衡,并且还培养了儿童更强的观点采择能力。例如。当年幼儿童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逐渐开始认识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不同的观点可能都是正确的,于是儿童开始摆脱前运算的自我中心性。
在维果茨基看来,社会交流为思维过程提供了基础:儿童内化了自己与人交流时的思维过程,直到最后他们可以独立地应用这些过程。另外,从定义上来看,在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只有在他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
2、不同点:下面的四个问题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认识发展特征上观点的主要差异。
(1)认知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
皮亚杰或许低估了语言的重要性,因为儿童不仅通过自己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也通过学习他人怎样解释现象和事件来获得对现象和事件更复杂的理解。
维果茨基可能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因为口头交流在某些文化中较在另一些文化中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要小。
(2)什么形式的经历促进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物理世界独立的,受内在动机激发的探索(自我探索)是许多发展图式形成的基础。而且儿童通常是主动建构这些图式。
维果茨基认为探索活动是在更有能力的人的促进和帮助下进行的(有指导的探索)。
(3)什么形式的社会交流是最重要的?
皮亚杰强调与同伴交流的好处。
维果茨基更注重与成人以及其他更有能力者交流。
(4)文化是如何影响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逻辑思维技能的性质和这些技能的提高,独立于儿童生活的具体文化背景。
而维果茨基的观点则认为文化在决定儿童获得具体思维技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