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每日一练>
2021重庆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8月3日)
1970-01-01 08:33
犯罪的形态(单项选择题)
1.下列案件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
A.甲对胡某实行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苦潦倒,实在可怜,就给 其 3000 元,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 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到刑事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 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到刑事处罚, 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
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2.下列选项中构成犯罪中止的是( )。
A.甲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其求情,甲释放了被害人
B.甲向乙的饮食投入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 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
C.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剧毒药品。但 10 天后甲放 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D.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
其 3000 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3.赵某参与赌博,赢了钱某 1 万多元,钱某声称“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赵某一怒之 下将钱某绑架,然后向其妻子孙某勒索 5 万元,孙某以为是诈骗电话便将赵某痛骂了一顿。 屡遭拒绝后,赵某别无他法,只好将钱某送回。赵某的行为成立绑架罪( )。
A.预备 B.既遂 C.中止 D.未遂
4.刘某准备盗窃王某家的汽车,多次到王某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王某家人的活动规律, 一次刘某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王某发现而被告发,则刘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5.甲某与乙某素有仇恨,甲某在日记中表示一定要杀死乙某,并列出几种杀人手段。甲 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中止
6.29 岁男子马某,在网上查找并联系上了一个网友,约至公园实施抢劫,网友身上只有 47 元,主动交给马某,此时恰有巡逻人员经过,网友呼救,马某被当场抓获。其犯罪性质是 (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7.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犯罪未发生
B.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C.在犯罪过程中,由于行为人以外的原因犯罪结果未发生
D.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但没有着手实施犯罪
8.李某是某单位的会计,他为了盗窃本单位保险柜里的现金而设法配制了该柜的钥匙。 后来李某在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发现而将配制的钥匙丢弃,没有窃取现金。李某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未遂 B.犯罪终止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9.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 2 万元)扔到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 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 分钟后,王 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那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
A.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B.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
C.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D.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10.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 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 2 万元,使用期限为 1 个月。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 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两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的?( )
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
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
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预备)罪
 
2021 年 8 月 3 日每日一练答案
犯罪的形态(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进行犯罪,但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A 项中的胡某给甲 3000 元并不是甲的犯罪行为所致,实际上甲的诈骗行为并未取得预期后果,属于犯罪未遂;B 项中的乙在可以继续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构成犯罪中止;C 项中的丙已经将赵某绑架并提出勒索要求,成立犯罪既遂;D 项中的丁欲拐卖妇女,虽因妇女骗其生病而主动放弃,但实际上犯罪是可以继续进行的,只是丁担心无法出卖而主动放弃,属于犯罪中止。因此,本题选择 A。
2.【答案】C。
【解析】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甲使用暴力将被害人绑架的行为,已经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权,该绑架行为已经完成,成立犯罪既遂。后经被害人反复求情将其释放的行为属于犯罪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在量刑上有所体现,但不能成立犯罪中止。所以 A 不选。B 项中由于甲的行为足以防止原犯罪的结果发生但没有有效防止结果的发生,不成立犯罪中止。注意:交通事故虽然属于特殊情况,但是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将其视为成立犯罪中止的例外。所以 B 项不选。C 项中甲的行为应当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中止,而且是预备阶段的中止;而对于李某而言,甲的放弃显然是出于其意料之外的,李某作为故意杀人预备论处。所以 C 项当选。D 项中甲的诈骗行为因为被胡某识破而未得逞,这是属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至于胡某后来因可怜甲而给其 3000 元钱,这是胡某的自愿行为,并不是因为甲的诈骗行为而导致财产的损失,因此甲的犯罪行为仍然属于未得逞。所以 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 C。
3.【答案】B。
【解析】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本题中赵某以勒索钱财为目的,将钱某绑架并实际控制,赵某的行为成立绑架罪既遂。故本题答案选 B。
4.【答案】A。
【解析】《刑法》第 22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 23 条第1 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 24 条第 1 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刘某为了盗窃汽车而打探观望,是为盗窃制造条件,因此属于犯罪预备。故本题答案选 A。
5.【答案】C。
【解析】犯意表示一般是以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将真实犯罪意图表现于外部的行为。犯意表示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没有构成现实威胁,因此不构成犯罪。故本题答案选 C。
6.【答案】D。
【解析】抢劫罪是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是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刑法上对构成抢劫罪的行为没有作出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本案中网友已经将钱交给了马某,即为既遂。故本题答案选 D。
7.【答案】B。
【解析】我国《刑法》第 24 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本题答案选 B。
8.【答案】C。
【解析】《刑法》第 24 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李某虽是因为害怕而放弃窃取财物,但是在有机会继续行窃的情况下中止了自己的行为,依然构成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 C。
9.【答案】C。
【解析】本案中王某将仓库货物(价值 2 万元)扔到院墙外已经脱离了失主的控制属于盗窃既遂。由于王某和刘某没有共同盗窃的意思联络因此不属于盗窃罪共犯。刘某非法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构成侵占罪。故本题答案为 C。
10.【答案】B。
【解析】根据《刑法》第 385 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后,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属于受贿既遂,其次甲未能利用这一财物致其失效,属于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置,不影响犯罪的既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