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的三条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存在间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微粒特点的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分子的三条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存在间隙。
【难点】
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俗语说:“墙里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什么?
【学生回答】①花香可以传播。
②酒香可以扩散。
【教师引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闻到的到底是什么?这节课就来探索其奥秘,一起走入微观的世界。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教师播放动画】电子显微镜观察水。
【学生自学】阅读教材中内容,从数字的角度感知其质量和体积。
【教师提问】由此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教师提问】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酒精会蒸发,说明分子会运动。
【教师引导】接下来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知道氨气和酚酞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教师实验】取烧杯A,注入20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酚酞溶液,再慢慢加入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酚酞与浓氨水混合变红。
【教师播放视频】在B、C烧杯中加入等量的酚酞试液,另取一个小烧杯D加入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B、D两个小烧杯,烧杯C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烧杯B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C中酚酞溶液仍为无色。说明烧杯D中的氨气分子运动到了烧杯B中,所以颜色为红色,烧杯C中没有氨气分子进入,所以颜色为无色。
【共同总结】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教师提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下干得快?为什么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
【学生回答】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间存在间隔。
【教师提问】已知水和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50ml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原因是什么?
【学生实验】实验后观察到总体积小于100ml,酒精与水混合时互相填充了空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教师提问】固体、液体及气体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结合氧气经过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可得出分子间间隔规律为气体>液体
【教师讲授】分子之间间隔的一般规律为:气体>液体>固体
环节三:巩固提高
结合分子的性质解释“墙里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
解析: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导致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3条性质。
布置作业:预习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