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教育学>
直观性教学原则
2021-03-29 17:08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这一章是建议考生全题型备考的,几乎每一节都会设置考题,尤其是教学原则这部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直观性这一教学原则吧。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感知。强调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由这一原则的涵义可知它是根据间接性规律制定的。

直观性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能够拿出什么给学生看,便是实物直观,比如,蝴蝶标本;如果没有实物,老师拿出模型、图片、挂图、PPT等教具,便是模象直观;如果老师什么也没有拿,用语言进行描述,便是言语直观。这三种直观方式也是需要考生加以区分的,主要看老师拿什么东西做直观进行区分。

学习直观性原则,要知道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老师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不能本末倒置。直观要讲究适时适度,不是多多益善,不能过多的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直观也不是越逼真越好,因为过于逼真的模型,会遏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那老师在贯彻直观性原则的时候,要遵循哪些要求呢,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在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时,还会出现名言古语,我们来积累几个:

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②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

③百闻不如一见。

④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夸美纽斯)

⑤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乌申斯基)

从这三个古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直观性原则多是强调“闻、见”的关系。根据这个规律,各位考生在考场上遇到了类似的句子,就可以选直观性原则。

现在让我们再通过几道题目练习一下吧!

1.【单选题】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答案】A。解析: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教师利用学生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题干中所提到的多媒体演示属于模象直观。故本题选A。

2.【单选题】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实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巩固性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知识点。直观性原则即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是为处理好教学中词、概念和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题干中描述的意思是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引导学生对事物形成一个清晰的表象,以便使其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所以直观性原则符合题意。A项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思维的活跃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探求知识,自觉掌握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C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解决和处理教学中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做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知和行的统一,学以致用。D项巩固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遗忘现象提出来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储存在记忆中,并在运用时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综上所述本题选B。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