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招聘> 练习题>
《教育与教育学》试题精选
2021-03-15 15:16

一、单选题

1.在教育史上,( )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学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给教育工作以理论说明的人。

A.赫尔巴特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赞可夫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独立阶段相关人物。A项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物。他将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最早把心理学引入教育学;B项洛克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C项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D项赞可夫提出了一般发展理论。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以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可以联想到赫尔巴特的两个基础,教育学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故选择A项。

2.( )是教育所固有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A.教育职能 B.教育价值 C.教育本质 D.教育手段

2.【答案】C。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指的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A项教育职能是指社会组织、机构以及国家在实施和管理教育方面的责任与作用。我们一般说的是学校的教育职能,学校教育职能的完成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职能实现的自然结果。B项教育价值是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作用。D项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和方法的总称。ABD 与题干表述不符,故选择C选项。

3.通过教育使个体习得相应的社会角色规范和意识,获得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属于教育

的( )。

A.个体谋生功能 B.个体享用功能 C.人口功能 D.经济功能

3.【答案】A。解析:A选项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个体谋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须教人“学会生存”,在当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B选项个体享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接受教育与获得幸福的关系上,主要体现在:首先,教育能够充分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奠定个体幸福的基础;其次,教育提升人的认知水准,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给人以体验和感受幸福的功能。C和D均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根据题意描述,教育使个体习得社会角色规范和意识,然后适应环境,也就是说教育可以让人学习社会角色规范,获得能力去适应社会生存,这体现了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故答案选择A。

4.在原始社会时期,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在封建社会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实行思想专制主义教育;在20世纪以后,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根据不同时期教育所具有的自身特点,说明教育的( )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相对独立性 C.继承性 D.历史性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社会属性的理解。教育的社会属性有:(1)永恒性。永恒性强调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便会存在教育;(2)历史性。历史性强调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3)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强调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规律,具体表现为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题干中强调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和20世纪以后的时期等不同阶段,教育的培养目的是不同的,体现的是历史性中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教育目的是不相同的这一特点,属于教育历史性的社会属性表现,故本题答案选D。

5.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集中体现在( )。

A.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B.培养人

C.具有历史性 D.起源于劳动

5.【答案】B。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6.“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オ而

教育之,三乐也”这是我国“教育”概念的最早出处,提出该观点的典籍是( )。

A.《孟子·尽心上》 B.《中庸》

C.《荀子·修身》 D.《学记》

6.【答案】A。解析:在我国早期文献中,教和育有着不同的含义。《学记》中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中庸》则认为:“修道之谓教。”《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尽心上》篇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是“教育”一词的最早表述。

二、多项选择题

1.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为教育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 )等。

A.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B.管理模式的多元化

C.办学形式的多元化

D.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答案】ABCD。解析: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故本题选择ABCD。

2.杜威在对教育性质的判定上,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命题,即( )。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文化”

D.“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答案】ABD。解析:在对教育性质的判定上,杜威提出了三个核心的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这三个命题密切相连,揭示了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故本题选择ABD项。

三、判断题

1.“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 )

1.【答案】√。解析: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是指家庭教育是个别进行的,而且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比较了解,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一般都能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等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实用的家庭教育内容。“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故该说法正确。

2.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

2.【答案】√。解析: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实际上,每个统治阶级都是通过它的代表人物或国家机关提出它的教育目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说法正确。

3.教育通过唤起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其主体能力、促进其创造性的增长而最大限度地

开发个体的独特价值。( )

3.【答案】√。解析: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功能。其中,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体现在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故题干说法正确。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