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既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又要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表明课程结构具有()
A.综合性
B.均衡性
C.选择性
D.时代性
2.工作二十余年的田老师很少花时间准备教案,当有老师质疑他时,他总说:“教材上哪一页讲了什么,我几乎都能背得出来,还需要准备什么,教案都是给年轻老师用的。”田老师的观点()
A.正确,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不需要教案
B.正确,老师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准备教案
C.不正确,准备教案并不只是记录教材内容
D.不正确,年轻老师上课也不一定需要教案
3.国内学者林崇德研究指出: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A.小学二年级、初中三年级
B.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
C.小学四年级、初中三年级
D.小学五年级、高中一年级
4.关于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的活动对象不同
B.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
C.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
D.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5.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什么特性()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集中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多选题
6.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包括()
A.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B.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C.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D.不再关注教科书
E.课程法制化
7.教师在板书时应避免()
A.无个性
B.繁琐冗长
C.讲写脱节
D.随写随擦
E.乱写乱画
8.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E.本能
9.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动力。一般认为,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和维持功能
E.激励功能
10.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可以将动机分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内部学习动机
E.外部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的内涵。
2.C【解析】教案是教师经过周密策划而设计出来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通常以一节课为单位编写,也称之为课时教学进度计划。它既是备课成果的提炼和升华,又是备课的继续和深入。设计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备课工作中最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一步,是保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上好课的必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田老师的观点不正确,准备教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B【解析】林崇德的研究认为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是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
4.D【解析】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1)活动的对象不同;(2)活动的结构不同;(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又是相互联系的。动作技能通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是以外部动作技能为基础,然后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的智力活动的参与。故D项说法错误。
5.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题干描述的是注意的分配。
6.ABCE【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包括:(1)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2)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4)加强课程综合化;(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6)课程法制化。
7.ABCDE【解析】板书忌繁琐冗长无重点,忌千篇一律无个性,忌讲写脱节无呼应,忌乱写乱画无规矩,忌只讲不写无作用,忌随写随擦无结构。
8.ABC【解析】早期,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深层)、前意识(中层)、意识(表层)三个层次。
9.BCD【解析】动机具有如下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
10.ABC【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