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归纳总结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感受计算机运行工作的奥秘,培养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都接触过哪些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等】
教师总结:这些信息加工软件都是现成的程序,这些程序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通用问题,计算机为什么这么听程序的话?它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计算机与程序。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组成
播放计算机工作流程的介绍视频,提出问题:
(1)计算机工作流程是怎样的?【由中央处理器控制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数据,执行开机程序规定的一系列指令后,在输出设备上输出提示信息,等待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让计算机执行新的指令】
(2)流程中提到了哪些工作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教师总结: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能向其它部件发出指令并控制其他部件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的;输入输出设备是用来输入和输出数据的。
教师展示工作流程图,提出问题:
(1)图中将存储器又分为了哪些部分?【内存、外存】
(2)内存与外存哪个能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内存】
(3)内存又可以分为哪几类?【RAM、ROM】
教师总结:存储器有内存和外存之分,外存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仓库,可以长期大量地保存信息。内存通常位于系统主机板上,CPU可直接与之交换信息,要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只有调入内存后方可执行。
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讨论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外存储及输入输出设备有哪些?【外存设备:U盘、硬盘、光盘等;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的领域都在使用计算机,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存储、输入、输出等设备,要善于思考这些设备属于哪种设备范畴。
2.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教师讲解: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目的去执行就必须给它明确的指示,而这些指示就是计算机能够听懂的程序语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1)计算机程序语言有哪些?【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2)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程序语言是哪个?【机器语言】
(3)机器语言采用了哪种进制数进行表示?【二进制】
(4)机器语言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来表示?【因为计算机中采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尽管电路复杂,但是工作时每段电路只有两种状态,即开或关。正好可以用二进制数码0、1来表示相应的开关电路】
教师展示一段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提出问题:哪个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汇编语言】
教师总结:机器语言难学难记又难用,于是计算机工程师把1、0代码转换为有意义的字符代码,便有了汇编语言,它与机器语言一样,同属于低级语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工程师们相继开发出许多贴近人们阅读理解习惯的高级语言系统,如BASIC、PASCAL、C、VISUAL BASIC等。但是用髙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经过编译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三)巩固提高
同桌两人探讨,在进行1+1=2的运算时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要点:数据传输的过程是否正确。
【先通过输入设备输入“1+1”,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中央处理器在内存中调取数据和运算指令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存放在存储器中,最后由输出设备输出结果】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互动总结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程序语言的发展。
作业:查找当下流行的高级语言。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