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文考点介绍
(一)分值
50分(综合素质总分150分,作文1道题就占1/3的比例,得作文者得天下!)
(二)体裁
议论文为主,个别要求记叙文;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材料性质
哲理性的故事、对话、或观点、或一句话,主要内容倾向教育观、学生观。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等等。
(四)考察内容
材料阅读、文字表达能力,也考查教育观、学生观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02
四步套用模板
(一)作文标题:
依据材料和论点,提取关键词。
(二)作文开头:
①材料的概述+②材料过渡到中心论点+③中心论点的阐述,引出下文。
1.范例
【重视师德】
但丁曾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因此,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于是,那位坚持取出最后一块纱布的护士遵守了自己的职业道德,那位坚持给一个学生上完了一节课的教师也遵守了教师的师德。那么,我们如果能够做一名教师,也必须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因为这是对真理的永恒追求,对责任的永不言弃。
【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创新及创新型教育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创新型教育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如何实施和推进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重视差异】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世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终身学习】
从少年、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虽然学习的效果不同,但学习终是不能放弃的事业。这是每个向上者的需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终身学习无疑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保证,更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关爱学生】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爰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爰,是教育的前提和开始,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师爰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发自心灵深处对学生的爰,去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自我肯定的积极情感,并转化为学生自信、向上、进取的动力,从而达到教人、育人的目的。
【欣赏学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应如何赏识学困生呢?
【因材施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鸭子天生会游,一水下水便驾轻就熟。兔子擅长短跑,松鼠擅长爬树,这是他们的特性所定。然而硬让他们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即便费尽心思,付出十足努力,收效也不会很大。这就像让农夫去造机器,让教师去打针一样,即使努力,也必定弄出乱子,无法完成任务。
(三)作文中间三段:
①分论点+②阐述分论点+③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④小结分论点
1.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一:教师要有正确的素质教育观。
中心论点二:教师要有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中心论点三:教师要有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观。
中心论点四:教师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参考分论点
中心论点一:教师要有正确的素质教育观。
分论点1: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分论点2: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中心论点二:教师要有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分论点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分论点2: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中心论点三:教师要有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观。
分论点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分论点2: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中心论点四:教师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分论点1:教师要关爱学生。
分论点2:教师要教书育人。
(四)作文结尾:
①首尾呼应,概述材料+②用排比总结论点+③用排比、比喻、反问等升华感情
03
满分作文鉴赏
(一)作文标题:
教育从心开始
“教育从心开始”早就被人们提出来了,但一般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对学生的关爱,而我认为它更深、更广的含义应该指教育的机智。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那么,它不是一门艺术吗?因为艺术需要体现美和创造性,而教育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一个搞艺术的人,难道不需要用心吗?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给学生师爱。教育如果没有爱无疑于茫茫沙漠没有水源。但这“爱”,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方式恰当的爱能让学生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与幸福,这种爱如同涓涓的细流能让学生干涸的心田得到滋养;反之会让学生感受到火上浇油的烦躁与愤恨。要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爱”。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在教学中讲究技巧。我的音乐老师李巧红的成功教学案例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班新选的那个音乐委员因为胆量小放不开,高音部分总是上不去,李老师就对她说:“你的声音很好听,这首歌更好听,我想跟着你学,请把我也当你的同学,放开了唱,一定能唱好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以后,自信点燃了她学习的激情,笑容随时在她脸上绽放。就是这句微不足道的鼓励却让这个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所以我想起人们常说的: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学生辉煌的人生,也可以摧毁学生理想的城堡。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注意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遭遇偶发事件一定要冷静,要处理得灵活。有的年轻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硬逼学生交出看的书籍,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愿交,于是和学生抢、厮打,最终不了了之。用一个眼神、一句话去提示他,让他自己把书收到课桌下,下课后再找他谈。难道这不是良策吗?课堂上还有更多的偶发事件,比如教室突然飞进不速之客,并且已经虏获了学生的心,不妨就此开一个“如何保护动物”的主题班会;再比如罕见的白雪让学生目不转睛的时候,何不让他们一次看个够?
当今这个社会只要你能取得教师资格证,能被学校聘用,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就这一点来说当老师很容易,但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的很难,学生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个体,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既然选择了做人梯,我就应该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双慧眼,用机智去经营教育。
读书的力量
有人曾经说,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对话。的确,读书可以让你明辨自我,它会及时地给予你思考和感悟,不断地审视发现自我,让你的知识不再干涸,让你的生活多一份“机智”,带你走遍世界上与众不同的风景,这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人人都在阅读, 老师和学生同样也离不开阅读。
读书,是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旅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想来,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们对知识如此的渴望,对书本如此的执着?学生想要学习知识,就必须要读书。文字就像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在孜孜不倦的阅读中获得思考和感悟。读书带领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旅途,不断地丰富他们的世界,每一站都有不同的风景,所以他们不愿停下跋涉的脚步,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文字的田野中奔跑,在书本的航船中发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他们渴望阅读,书本给予他们想要飞跃的力量,不断前行。
读书,是唤醒教师成长的源泉和动力。在周国平看来,阅读是为了唤醒更好的自己。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读书不但可以丰富老师专业的本体性知识和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也可以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洗礼,提高老师的思想道德水准,帮助老师不断的完善自我, 更新自己的职业理念。现代教师观倡导的是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和教研反思精神的优秀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就是阅读。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扩展新的知识层面,给自己增添养分,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努力追求更好的自我。
读书,是教育事业进步最稳固的奠基石。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对于读书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朱子读书法”到现代所倡导的“营造书香校园”,可见读书在我国教育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国家想要进步,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起点就是阅读,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像是一块块无形的基石,把整个民族都凝聚在一起,形成伟大的力量,这就是读书的力量。基础稳固扎实,才能攀的更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阅读的有力支撑。阅读让我们充满智慧,我们要形成全民读书的良好社会风气,多读书,读好书,让书本充实自己,实现现代所倡导的教育合力,把知识传递,让我们国家教育事业更加稳固的发展。
书,就像是无形的画笔给学生的生活增添了奇光异彩,他们在书中寻找、发现,读书让他们每一颗平静的心灵震撼,狂傲的心灵沉思,在阅读中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并且为之努力前行。教师通过读书,原本自身已经有的、深深埋在心里的一些东西被激发出来,越来越清晰,不断的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读书给整个民族带来了希望,让我们凝聚在一起,把知识传递,把力量传递,用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