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活动、策略的效果,这是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调节策略
B.监控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B
【解析】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侧重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教材、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监控策略侧重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调节策略则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需要是指( )。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答案】A。
3.以下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都是经过学习习得的心理特征和状态
B.都包含认知、情感和有关行为这三个成分,且以情感成分为核心
C.都被作为情感领域活动
D.都是一种内部反映倾向或准备状态
【答案】ACD。
4.以下关于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都属于观念范畴
B.操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而心智技能不是
C.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映”的联结
D.操作技能经常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
【答案】BCD
【解析】A选项的说法有误,操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心智技能属于观念范畴。
5.以下属于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的是( )。
A.主张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B.主张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C.主张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D.主张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
【答案】ABCD
【解析】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这种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