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叠纪末期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喷发造成的火山冬天导致大量陆地生物灭绝,恐龙却避过了这一灾难,并于三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后迅速占据生态主位。恐龙为什么能在生物灭绝的天灾中得以生存,并于灾后蓬勃发展?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是地球历史上典型的温室时期,地球两极不存在冰川,森林覆盖到达潘吉亚大陆的南北两极。研究人员在潘吉亚大陆的北极地区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据此认为早已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是恐龙崛起的主要原因。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条件?
A.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恐龙生活于极地地区
B.大灭绝事件后恐龙体积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迅速扩张
C.即使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极地也存在季节性的结冰
D.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恐龙
【答案】C
【解析】论点:早已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是恐龙崛起的主要原因。
论据:研究人员在潘吉亚大陆的北极地区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
A项:该项指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确实有恐龙生活在极地地区,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
B项:该项指出大灭绝事件后恐龙的体积及其分布地区的变化情况,而论点讨论的是恐龙崛起与寒冷气候之间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指出即使在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极地也存在季节性的结冰,说明该时期北极地区的气候也会出现季节性的寒冷,建立了“北极地区”和“寒冷气候”之间的联系,为搭桥项,可以加强,保留;
D项:该项讨论的是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恐龙的具体分布位置,而论点讨论的是恐龙崛起与寒冷气候之间的关系,这些幸存的恐龙当时所处的位置是否寒冷并不确定,为不明确项,无法加强,排除。
对比A、C两项,A项为补充论据,C项为搭桥,搭桥的力度大于补充论据,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2.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根据以上论述,下列推断必然正确的是:
①名正则言顺
②礼乐兴则事已成
③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④只有名正言顺才事可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翻译题干:
①言顺→名正
②事成→言顺
③礼乐兴→事成
④刑罚中→礼乐兴
⑤民所措手足→刑罚中
以上条件可以串串:⑥民所措手足→刑罚中→礼乐兴→事成→言顺→名正
①错误:翻译为“名正→言顺”,是对①的肯后,肯后得不到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②正确:翻译为“礼乐兴→事成”,是对③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
③正确:翻译为“民所措手足→名正”,是对⑥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
④正确:翻译为“事成→名正且言顺”,即“事成→名正,事成→言顺”,是对⑥的肯前,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
综上,②③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3.要控制冰川的退缩,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地球气温升高。只有这样,冰川的加速退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欧洲阿尔卑斯山将有94%的冰川会在100年内消失掉,也许人们只能在冷库中看到一点剩余的冰川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地球气温升高,就能够控制冰川的退缩
B.如果欧洲阿尔卑斯山有94%的冰川在100年内消失掉,那就说明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减少
C.除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欧洲阿尔卑斯山将有94%的冰川在100年内消失掉
D.只要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地球气温升高,就能控制冰川退缩
【答案】C
【解析】翻译题干:
①冰川的退缩得到控制→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地球气温升高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洲阿尔卑斯山将有94%的冰川会在100年内消失掉
A项:翻译为“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地球气温升高→冰川的退缩得到控制”,是对①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无法推出,排除;
B项:翻译为“欧洲阿尔卑斯山将有94%的冰川在100年内消失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对②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无法推出,排除;
C项:翻译为“-欧洲阿尔卑斯山将有94%的冰川在100年内消失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对②的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当选;
D项:翻译为“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地球气温升高→冰川的退缩得到控制”,是对①的肯后,但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无法推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一项研究通过比较某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前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发现,该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之后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优于之前,因此该研究得出结论,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有助于提升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专项财政补助
B.众多城市考察团常常来该市学习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经验
C.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之前,该市环境空气质量长期处于较差的状况
D.周边未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的城市在同时期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答案】C
【解析】论点: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有助于提升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
论据:一项研究通过比较某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前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发现,该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之后环境空气质量明显优于之前。
A项:该项讨论的是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能获得更多的财政补助,而论点讨论的是参加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可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讨论的是其他城市常常学习该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经验,只能说明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城市,而论点比较的是该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前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是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指出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之前,该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差,说明该市在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之后环境空气质量确实更优,补充了论据,可以加强,当选;
D项:该项说的是未参与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的城市的情况,而题干讨论的是该市的情况,主体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本题出得不是特别好,如果论点不是有助于提升“该市”的空气质量,而是有助于提升空气质量,那么D项补充对比论据是可以加强的,但是论点现在强调的是“该市”,D项说“其他城市”的情况,此类选项就没那么好了,故择优给到还是在说“该市”的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5.某研究机构提取了1200多名女性研究对象最靠近头皮的3厘米头发,这代表过去3个月新长出的头发。研究人员随后对这些女性进行了一项包含10个问题的调查,以了解她们的压力程度。结果表明,压力水平排在前五名的女性头发中含有的皮质醇水平比排在后五名的女性高出24.3%。研究发现,压力水平会反映在头发中储存的皮质醇的含量上。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长期的压力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头发则可以显示出人们的压力水平
B.皮质醇被称为“压力荷尔蒙”,在身体处于“战斗或逃避”模式时释放
C.压力通过释放荷尔蒙改变头发色素沉着,使其变灰或变白,甚至导致脱落
D.皮质醇是大自然在人体的内置警报系统,但压力不是它产生的唯一原因
【答案】D
【解析】论点:压力水平会反映在头发中储存的皮质醇的含量上。
论据:压力水平排在前五名的女性头发中含有的皮质醇水平比排在后五名的女性高出24.3%。
A项:头发可以显示出人们的压力水平,表明头发与压力之间有联系,但不明确是否是头发中的“皮质醇”,无法削弱,排除;
B项:皮质醇被称为“压力荷尔蒙”,在身体处于“战斗或逃避”模式时释放,表明皮质醇的产生与压力确实有关,可以加强,无法削弱,排除;
C项:表明压力对头发的危害,但没提到“皮质醇”,无法削弱,排除;
D项:表明压力不是皮质醇产生的唯一原因,否定了压力和皮质醇之间的必然关系,削弱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