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3)班小秀近期主动帮助生病的同学补课,班主任周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小秀,对其他同学来说,这是一种( )。
A. 间接强化
B. 直接强化
C. 替代强化
D. 自我强化
【答案】C
【解析】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题干中“周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小秀”对其他同学来说,通过观察小秀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的结果被强化,就属于替代性强化。
2.吴老师在教学中,先教“地形”的概念,再教“山脉”“高原”“平原”等知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地形”可看作是“山脉”“高原”“平原”的( )。
A. 认知结构
B. 符号表征
C. 先行组织者
D. 编码
【答案】C
【解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题干中“地形”是先出现的引导性材料,抽象概括水平高于山脉、高原、平原等,可以帮助学习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属于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运用。
3.郑老师发现小礼同学非常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于是在语文“课前三分钟”给他安排了一系列的任务。先是让他坐着向同组的同学读一段阅读材料,如此练习一周后要求他在小组内站起来读,第三周让他只报告阅读材料的重点而不逐字逐句地读,最后逐步让他走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作报告。郑老师采用的方法是( )。
A. 行为塑造法
B. 系统脱敏法
C. 肯定性训练
D. 代币奖励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题干中郑老师通过让小礼同学在组内读一段阅读材料—站起来读—报告重点—全班同学作报告等一系列的小礼害怕的刺激,且害怕程度逐渐加深,故选择系统脱敏。A 项: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题干中老师并未对其行为进行强化。C 项: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D 项: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4.下列做法对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效果不明显的是( )。
A. 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B.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C. 充分利用学习定势的积极影响
D.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
【答案】B
【解析】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重视学习基础知识,即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其次要突出重点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在宏观
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意味着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学习定势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
5.下列迁移理论中,完全忽略主体因素对学习迁移产生影响的是( )。
A. 共同要素论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理论
【答案】A
【解析】桑代克和伍德沃斯等人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这些理论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和实际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只看到学习情境的作用,忽略了主体因素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忽视了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