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个体内部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个体内部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2.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从幼儿园到初中
B.从小学到初中
C.从初中到高中
D.从小学到高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3.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义”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而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六艺”和“七艺”以及物理、化学等课程都是分科目设置的课程,是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的学科,分科组织教学。因此,这些课程属于学科课程。A项正确。
4.教学大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
A.教科书
B.学科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4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B选项正确。A选项:教科书是课本,是根据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容的教学用书,排除;C选项:课程计划是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排除;D选项:课程是某一门学科,排除。综上,选B。
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常用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叫作问答法,主要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这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问答过程主要体现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