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小学班上的一位学生林某,因结交朋友不当参与了重大盗窃案,被市公安局拘留,班主任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通讯报道,文中采用林某的真实姓名详细描述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并在某社交网站上发表,班主任的行为( )。
A.能够体现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能更好地发挥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B.表现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对教育的思考
C.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不得公开报道学生的负面新闻
D.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题干中林某是一位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能使用真实姓名等来进行报道,所以班主任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本题选择D。
选项A,班主任报道中采用林某的真实姓名,违反本法规定,不应公开林某的真实姓名。不符题意,故排除。
选项B,班主任报道中采用林某的真实姓名,违反本法规定,并未体现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不符题意,故排除。
选项C,名誉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名誉不受侵犯的权利。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未成年人的名誉。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规定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追究民事责任
B.刑事
C.吊销营业执照
D.提出口头警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的是( )。
A.解释宪法
B.修改宪法
C.监督宪法的实施
D.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行使职权,具体考查的是《宪法》第六十二条,该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二)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选项A,解释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因此,该项表述错误。故本题应选择A。
选项B,是该条第一款的体现。
选项C,是该条第二款的体现。
选项D,是该条第四款的体现。
综上,选项BCD与题干相符,故本题应选择A。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义务
C.责任
D.权利和义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属于法条原文识记类考题,法条根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本题选择D。
选项A、B、C说法并无错误,但概括性不全,均排除。
5.学生阅读时常用划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选项A,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选项B,理解性指知觉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其具有意义。
选项C,整体性指将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知觉的对象当成整体来感知。
选项D,恒常性指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印象仍保持不变。
题干中,学生在阅读时常用划重点线的策略来区分对象和背景,其中背景是阅读的文章,对象是划线的重点部分,这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