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身体发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发展的( )的表现。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答案】D
【解析】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其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主要表现在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顺序性,身体发展是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因此,答案选D。
2.学校对违法校规的学生进行警告,用以“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条件反射
C.人的悟性
D.替代强化
【答案】D
【解析】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学校对违规学生警告,目的是为了让其他学生观察对违规学生的惩罚,受到替代强化。因此,本题答案为D。
3.“高分低能”说明( )。
A.知识与能力无关
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的成绩
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D.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
【答案】D
【解析】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故答案选D。
4.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等形式方面的资本是( )。
A.物质资本
B.人力资本
C.经验资本
D.能力资本
【答案】B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大于物力资本,体现的是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故答案选B。
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活动( )。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答案】A
【解析】课外校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