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历年考题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2021-03-24 11: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中的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①强制性 ②普遍性 ③公共性 ④选择性 ⑤终身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3.小学教师经常采用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为班级做好事,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奖惩评价

B.榜样示范

C.情感陶冶

D.实际锻炼

4.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看,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属于(  )。

A.学科活动

B.社会活动

C.主题活动

D.文体活动

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扎实学识 ④有实践能力 ⑤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教育实验中,控制其它条件,考察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教学方式在这项实验中属于(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干扰变量

D.无关变量

7.小学生在课间玩耍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揉一揉受伤的脚踝

B.抬高受伤的脚踝

C.在受伤处进行热敷

D.给学生吃止痛药

8.在学习成败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  )。

A.运气好坏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努力程度

9.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学校、教师、同伴等影响显著。这表明其自我意识发展处于(  )。

A.生理自我时期

B.社会自我时期

C.心理自我时期

D.精神自我时期

10.小学生背诵课文时,为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  )。

A.200%

B.150%

C.100%

D.50%

11.小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2.教师表扬小明坚持每天背诵20个单词之后,班上更多的同学表现出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这属于(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13.在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挖掘和利用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资源属于(  )

A.自然资源

B.校内资源

C.社会资源

D.个体资源

14.倡导经验课程,并主张以主动作业形式实施这种课程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15.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了解了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进而知道在一定

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改变。按照三维目标的分类,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我国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边缘课程

D.隐性课程

17.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张老师展示了大量动物脚印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18.课程实施中,不适合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度的方法是(  )

A.课堂观察

B.活动记录

C.标准化测验

D.课后访谈

19.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0.为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同行观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复式教学

B.现场教学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根据题干信息,做出相应的回答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1.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22.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

 

23.简述实施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根据材料中所给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4.课前,我一走进教室,几个学生便围着我有说有笑。“咦,许老师的水杯怎么还在这儿?”我笑着说:“谁帮许老师送回办公室啊?”话音刚落,离我最近的小璇同学便伸手去端水杯。当我看到她脏兮兮的小手时,竟鬼使神差地制止了她:“不用了,让课代表去吧。”

课代表从教室后面跑来,高兴的端着水杯走了。上课时,我发现小璇的情绪明显低落,下课后,我便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她只是摇头不语,从那以后,我感觉小璇与我的关系明显疏远了。

(1)分析小璇与“我”关系疏远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谈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2分)

 

25.王老师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播放海底奇妙风光的视频,让学生在色光音的美妙组合下,对海底世界有整体的感知;通过演示课件,展示海绵图景,启发学生理解“波涛汹涌”的含义,播放“海底听音器”,模拟海底的声音,帮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的含义;通过鼓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深化学生海洋知识的理解。

(1)对材料中王老师使用教学媒体的情况进行评析(8分)

(2)阐述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12分)

 

四、教学设计题(40分)

26.语文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1.简述文本写作特点

2.如指导中年学段学习该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3-6自然段教学过程

 

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句子的理解。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为: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这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的特征。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公共性。强制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具有强制性。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部分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公共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好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题干中通过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为班级做好事,正是体现了品德评价法。与答案中的奖惩评价最契合,故正确答案为A。

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文体活动是指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社会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的社会活动一般以社会公益活动为主,如上街进行环保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等。主题活动是就某一特定专题展开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题干中学校举办的法治教育报告会就属于短期的专门宣传活动。故正确答案为C。

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故正确答案为B。

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自变量是实验者所操纵且对被试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因变量是实验者由操纵自变量引起被试做出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题干中教育实验中,控制其它条件,考察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其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属于自变量,学生学习效果就为因变量。故正确答案为B。

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对于扭伤的处理:24小时内用冰敷,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10~20分钟进行一次;24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如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在冷敷应急处理后抬高受伤的脚踝,让受伤的地方位于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样可以减轻疼痛。故正确答案为B。

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及其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能力高低、任务难易、努力程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在这六个因素中只有努力程度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因此在学习成败归因影响学习动机的诸因素中,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努力程度,故正确答案为D。

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是个体对自己生理状态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反应。生理自我以个体的躯体为中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时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评价不涉及个人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心理特征的意识,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题干中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受到外界的影响体现的就是社会自我时期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

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防止遗忘有效复习的方法。在记忆时为了达到最佳记忆效果,学习程度最好达到150%,即适当的过度学习。故正确答案为B。

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类,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元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是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命题学习是学习若干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题干中学习“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公式前需要学“路程”、“速度”以及“时间”等相关概念,学习的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为命题学习。故正确答案为D。

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班杜拉的强化理论。班杜拉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即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可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直接强化:外部因素来强化学习;替代强化:树立榜样来强化学习;自我强化: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学习。题干中的老师通过表扬小明来鼓励更多的学生,这正是体现了老师在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运用了替代强化。故正确答案为B。

1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可分为文字资源、活动资源、实物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根据存在方式可分为隐形课程资源和显性课程资源。题干中教师挖掘和利用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资源均具有人工性和自觉性,属于社会资源。故正确答案为C。

1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课程理论流派。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题干关键词“经验课程主动作业”可以判断属于杜威的观点。A项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培养公民。C项泰勒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D项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式学习。故正确答案为B。

1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维目标。新课改改革标准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指一节课所要学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过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并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题干中了解水的三种形态,掌握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变,即为知识的掌握,故正确答案为A。

1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从组织方式来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及以上的学科领域而构成一门学科。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发展并使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打破科学逻辑组织界限,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题干的《道德与法治》即是组合“道德”和“法治”而构成的一门学科,故正确答案为B。

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学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通过对条件的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结论的方法。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道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使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老师展示动物脚印的图片为直观教具,故正确答案为C。

1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学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并且是不能量化的。因此在选项中标准化测验是不可取的,故正确答案为C。

19.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形象的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额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发展的循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题干中未体现,故排除C。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老师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正是体现了根据学生情况、个别差异出发进行差别教学,正确答案为D。

2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把两个以上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题干中未体现,故排除A。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题干中未体现个别辅导,故排除C。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题干中未体现故排除D。现场教学是指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或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形式。时间、形式上不像课堂教学固定,常依教学任务、教材性质、学生实际情况和现场具体条件等而定。通过现场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题干中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同行观察正是体现了现场教学,故正确答案为B。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 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期限,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22.【参考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为:

1.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是实施活动的蓝图。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活动名称、活动实施者、活动指导者、活动时间、组织形式、活动目标、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活动总结评价等内容。制定活动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活动方案要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总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等都要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第二,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第三,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分配相应的活动任务。

2.实施活动方案。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教师要督促学生落实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第二,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第三,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第四,组织协调各种关系;

第五,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情况;

第六,指导学生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第七,随时发现生成性主题;

第八,尊重兴趣转移,同时防止浅尝辄止。

3.总结交流活动成果。

总结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的展示,也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总结交流的形式有动态和静态两种。

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活动主题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总结交流形式;

第二,展示内容要自然真实;

第三,随机展示,激励相随;

第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23.【参考答案】

榜样示范法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基本要求:

① 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答:(1)小璇和“我”疏远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该老师没有建立新型的教师观,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对待学生,材料中老师看到小璇的手脏,没让小璇帮他拿杯子,可以看出该老师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第二,该老师没有发扬教育民主。材料中老师发现小璇情绪低落,课下却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时,老师没有主动耐心和她交流分析原因,没有认真倾听小璇意见的结果。

第三,该老师不善于和学生沟通交往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没有顾忌到小璇的心理感受,说明他在师生交往中缺乏交往的技巧。

(2)第一,建立新型的教师观: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对待学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材料中老师看到小璇的手脏,没让小璇帮他拿杯子,小璇心理认为老师嫌弃他,故情绪失落。可以看出该老师没有做到尊师爱生和心理相容。

第二,树立教师威信。a.老师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b.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关怀爱护。材料中该老师嫌弃小璇手脏的细节可以看出该老师人格魅力欠缺,并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

第三,善于和学生交往。材料中老师的做法没有顾忌到小璇的心理感受,说明他在师生交往中缺乏交往的技巧。

第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材料中小璇不再愿意和老师沟通说明小璇已经对老师失望,这是老师没有发扬教育民主没有认真倾听小璇意见的结果。

25. 【参考答案】

(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①王老师有效运用了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王老师通过视频呈现出的色、光、音,调动学生的多感官(视觉、听觉)参与,提高学生的观察效果,形成对海底世界的整体感知。

②王老师灵活选用直观方式,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王老师主要采用了模象直观。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材料中的教学视频、演示课件都属于该形式。

③王老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王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对海洋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④王老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遵循了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及认知发展特点等。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感性为主。王老师正抓住该特点及该学段所体现出的阶段性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为主的形式,进行针对性教学。

(2)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以下内容:

①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②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容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

③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④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四、教学设计题

26.语文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火烧云的变幻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5分)

教学价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同时,学生通过体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法,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5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檀、盈、凶、庙、惚”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和小组讨论,学会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态变化的方法,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朗读感悟能力、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3)教学设计:

一、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火烧云”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的内容。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教师接着追问:“谁知道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简单交流后举手发言。教师简单总结,随即教师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火烧云》来一探究竟。(2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探究:学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的生字、生词,并在旁边做标记。

2.检查反馈:重点分析“檀、盈、跪”等词。

3.初步交流: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明确: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的时间顺序,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全过程。(3分)

三、研读课文,体会写法

提问:火烧云上来时,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

要求:自由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明确: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

(一)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提问: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明确: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

2.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的。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多。

3.提问:都有哪些颜色呢?

明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教师发言: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的图片。)

4.教师发言:这么多的颜色,大家可以把它们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明确:ABB重叠式:红彤彤、金灿灿

半一半一并列式: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形象感偏正词语: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教师总结:这就是不同的构词形式。

5.提问: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明确: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教师发言: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来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学生自由发言)

6.提问: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得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五颜六色、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7.想象画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画面。

8.朗读指导:请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6分)

(二)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教师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是怎样的

呢?

1.提问:朗读4~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明确: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2.提问: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明确:像马、狗、狮子。

3.提问: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明确:特别快。

4.提问: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接着”“一转眼”等词语体会到的。

5.教师发言: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1)提问: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明确: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2)提问: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学生自由读)

明确:“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3)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4~6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学生自由读)

6.提问: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教师引读:

教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学生: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教师:它是什么样貌的?(板书:样貌)

学生: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教师: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学生: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教师:消失了吗?(板书:消失)

学生: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7.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明确:按“出现、样貌、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总结:作者按“出现、样貌、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描写,

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8.提问: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貌、变化、消失”这一顺序与同桌一起练习说话,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学生自由练习)

9.想象画面: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画面。

10.朗读指导:请学生朗读第4~6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7分)

四、学生配音,巩固练习

播放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资料配音。(1分)

五、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形状,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先是这样美丽。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我们身边的美景(出示图片)。同学们,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完美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2分)

六、开放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火烧云或者其他自然景象的图片资料,下节课和大家分享。(2分)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